市教育局:
根据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8年学校体育工作省级评估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组织相关科室人员,于11月底对全县部分中小学体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评估。
评估组本着“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全面考核、总体评价”的原则,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等方式,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评估,现把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到了实处。建立了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县青少年体育工作。研究制定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督促检查青少年体育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青少年体育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小学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县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基本配齐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确保100%的中小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95%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含及格),2018年省级视力抽测、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
2018年10月,我们组织相关学校参加了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青阳三中足球队不负众望、顽强拼搏,一路过关斩将,勇夺池州市初中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庙前小学男、女子足球队首次征战市级校园足球联赛,经过四天小组赛和淘汰赛的奋力拼搏,男子队突破重围,杀入决赛,一举夺得了小学男子组亚军,女子队荣获女子组季军,一校分获亚军和季军,创造了青阳校园足球新的历史。
2018年10月27-29日,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为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县于2018年11月6—15日,成功举办了“智慧云杯”青阳县第三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活动。
本次足球联赛共有19个小学代表队,14个初中代表队,5个高中代表队参加。经过紧张激烈角逐,实验小学、蓉城二小、庙前小学代表队斩获,实验小学、蓉城二小、庙前小学代表队斩获小学组前三名,杨田小学、竹阳小学、酉华小学、乔木小学、木镇学校代表队荣获第四至第八名。
校园足球联赛的举办,既是对全县校园足球竞技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更是青阳县深入推进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创建,不断提升全县校园足球工作水平的一次盛会。极大地推进了我县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三、建立督导评估考核制度。
1是县教育局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校长考核指标,定期进行专项督导工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
2是建立行政问责制:对不能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政策、不能开齐学校体育课程的责任人进行问责;要求各中小学要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
3是各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列入作息时间安排。要制订“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应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坚持早操制度。
四、狠抓体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学校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各项大型比赛和训练,各校均按县局要求、统一购买意外保险;各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开展了运动风险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
(2)学校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一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是全县所有学校能够开展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 能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
三是全县所有学校均按照规定开展大课间活动。
四是全县寄宿制学校能够按照要求坚持跑早操制度。
五是全县大部分学校能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六是全县高中(含职教中心)每年新生入学时,都开展了学生军训。
七是县建立了县学生体育运动会和中小学足球竞赛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运动会和中小学足球竞赛活动,全县所有学校每年均召开运动会; 所有学校均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及班级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五、建立体育条件保障机制
(1)体育教师配备率:教育局和人事、编制部门协调,做好体育教师的定编定岗工作。落实了编制、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建立了每年增加补充教师的长效机制。
目前,全县小学共有427 个班,中学有359个班,小学应配体育教师106名,实配专职39名、兼职125名,专职体育教师缺额67人; 中学应配体育教师85名,实配专职33名、兼职85名,专职体育教师缺额52人。
(2)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特别是注意做好农村学校急需的体育等学科教师的交流和对口支援工作。
(3)体育教师岗位培训; 接受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的体育教师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达到 48 个学时。
(4)体育运动场地; 按照《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的要求,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运动场、篮、排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均达标。
(5)体育器材; 全县小学、初中、
高中( 含中职校) 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均为 100%。
(6)经费投入情况;全县近几年体育项目投入有1000万之余。
六、建立体育评价考试制度
改革和完善初中体育考试评价制度,按照池州市教育局体育中考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十八大以来,我县初中体育考试成绩由55分提高到2018年的60分,每年都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七、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测试及上报
(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县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上报制度,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及时上报数据;(2)每年我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上报率100%。(3)实行学生视力监测制度。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有记录、统计分析。(4) 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达标率为100%。学校厕所条件;(5)学校厕所设置达标率为100%。
近年来,虽然我县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学校体育教师还有兼职,专职教师人数不够。
2、个别小学户外活动场所地不足。
为此,我们将积极扩大每年新招聘体育教师力度,加大财政投入,通过乡镇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方式,完成木镇学校学生运动场地的建设任务,确保体育教学与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12月4日
|